学习资料——在学习历史中更好走向未来

出处:办公室 浏览次数: 1次 发布时间:2017-06-02

习近平同志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重视学习借鉴历史经验,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学习、研究、借鉴历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站在开辟未来的战略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视野,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学习、研究、借鉴历史的问题,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提供了科学指南。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学习历史能使我们更好了解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马克思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中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了她的昨天,才能知道她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认识当今中国,要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

  学习历史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包含着许多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的思考。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影子。只有认真学习总结中国历史,才能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累的伟大智慧来化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学习历史能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人有骨气、有底气。作为世界上惟一历史记载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精神源泉。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内生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通过学习了解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承祖先的成就与光荣,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使我们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尊重和珍惜自己的历史,保护好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也无法改变。如何对待历史,是一个关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严肃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他强调,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都应该得到尊重;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关于如何对待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对历史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有益养分。

  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进入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艰巨历史任务。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但都未能为中国找到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90多年探索与奋斗,谱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篇章。这三件大事,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因此,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尤其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还原历史”“反思历史”的旗号,否定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的进步事物和正面人物,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抹黑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用歪曲的历史观消解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他要求研究历史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要坚定不移捍卫,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对民族英雄要铭记和崇尚;对革命领袖的评价不能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而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正确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学习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加深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的认识。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一座无比丰富的宝库,从中我们可以汲取丰富营养、获得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中。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比如,从屡经战乱、分裂但终归走向统一的中国历史中,我们可以学习中华民族崇尚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中华文明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高尚的精神品格。屈原被逐赋《离骚》、司马迁忍辱作《史记》,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品格。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良传统和高尚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形成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从苦难、抗争走向胜利的历史。习近平同志强调,“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深入了解中国所经历的苦难,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先后尝试通过封建统治阶级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等途径来实现民族复兴,但都失败了。最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学习世界历史知识,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历史还应该学习一些世界历史知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学习交流的传统。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更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用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从不同文明中积极吸纳有益成分,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这种学习“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应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学习世界历史知识、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